一、主要论文: [1]福建省宏观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,华侨大学学报(自然版),1994(4); [2]三金工程(GOLDEN PROJECTS) と中国経済の発展,調查と研究(日本),3’95.No·32; [3]我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及对策,华侨大学学报(社科版),1994(4); [4]信息服务业在中国的发展对策,华侨大学学报(社科版),1996(4); [5]中国大陆与港台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的比较分析,华侨大学学报(社科版),1997(1); [6]台湾网络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,华侨大学学报(社科版),1997(2); [7]中小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,企业经济,2000(5); [8]基于信息技术的BPR与ERP关系研究,当代财经,2000(6); [9]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研究,管理信息系统,2000(7); [10]The Output Decision and Comparison of the Social Overall Benefit for the Firm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mpetition and Monopoly,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, Sept. 2000, Vol.9, No.3; [11]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,运筹与管理,2000(3); [12]让SM-ERP走进中小企业,信息系统工程,2000(10); [13]论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对企业产出增长的贡献,管理信息系统,2000(10); [14]信息系统评价的定量化模型,中国管理科学,2000(9); [15]Fuzzy Mathematical Model f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Schemes of Coal Mine Design,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,Dec.2000,Vol.9,No.4; [16]关于量利式盈亏临界图有关问题的探讨,运筹与管理,2000(4); [17]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制约因素及政策建议,情报理论与实践,2001(2); [18]论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模式和实施,調查と研究(日本),3’01.No·38; [19]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产出的相对有效性分析,运筹与管理,2001(1); [20]关于信息技术与环境保护问题探讨,情报科学, 2001(5); [21]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有关问题的思考,情报科学,2001(7); [22]基于有效性、功效性和公平性均衡的企业信息资源分配模型,厦门大学学报(自然版),2001(6); [23]论中小企业推进知识管理的战略措施,情报理论与实践,2002(1); [24]电子商务发展对中小企业传统商务的影响,企业经济,2002(4); [25]日米にぉける中小企業情報化と中国に対する教訓,調查と研究(日本),3’02.No·39; [26]福建省信息化人才的现状及其培养,现代情报,2002(8); [27]团队精神与企业文化管理,企业经济,2002(8); [28]关于美日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考,企业经济,2003(2); [29]论信息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,企业经济,2003(4); [30]发展我国电子政府的必要性,现代情报,2003(6); [31]利用熵权系数法评价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,运筹与管理,2003(3); [32]我国电子政府建设现状、问题及建议,情报科学,2003(8); [33]企业“信息孤岛”的产生与治理,企业经济,2003(10); [34]福建省信息化与城市化的发展,企业经济,2004(1); [35]主成分发在综合评价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应用,现代情报,2004(1); [36]我国发展电子政务面临的问题分析,企业经济,2004(5); [37]信息非对称涉及的问题及解决---诚信建设,现代情报,2004(6); [38]电子商务企业信用危机的博弈分析,企业经济,2005(2); [39]信息生态学----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模式,情报科学,2005(5); [40]知识型企业特征要素分析,企业经济,2006(2); [41]供应商管理库存(VMI)的实施与评价,中国管理信息化,2006(7); [42]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反思,企业经济,2006(9); [43]信息生态理论研究进展,情报杂志,2007(3); [44]The Collaborative Commerce Chain Governance Amelioration—A New Perspective on Knowledge Collaboration,Proceedings of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,Sept.2007; [45]福建省と長崎県にぉける情報化発展の比较と启発,調查と研究(日本),3’07.No·44; [46]中日信息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比较分析,情报科学,2007(11); [47]隐性知识管理及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,管理评论,2007(12); [48]情報化社会にぉける東方企業経営問題に関する一考察,調查と研究(日本),3’08.No·45; [49]协同商务系统平台的分析和构建,情报杂志,2008(8); [50]企业信息技术外包理论的研究综述,情报杂志,2008(8); [51]基于生命周期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应用策略,情报理论与实践,2010(2); [52]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流程改进研究,情报理论与实践,2010(4); [53]虚拟企业知识管理过程参考模型研究,科技进步与对策,2010(10); [54]物流信息化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重要标志,吉林师范大学学报,2010(4); [55]发达国家和地区物流信息化平台商业模式研究,华中师范大学学报,2010(3); [56]ECFA时代两岸信息产业合作研究,宏观经济研究,2011(2); [57]基于知识量化的虚拟企业知识缺口研究,情报理论与实践,2011(4); [58]Th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of Virtual Enterprise Asymmetric Knowledge Sharing ,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,May.2011. EI&ISTP Retrieved; [59]知识经济阈境下增长极理论在中国的困境与范式转换,宏观经济研究,2011(8); [60]知识联盟的知识收益分配契约设计,图书情报工作,2011(22); [61]企业转型过程中知识转移的演化博弈分析,科技进步与对策,2012(19); [62]企业转型资源、战略与企业转型绩效:基于海西经济区的实证研究,华中师范大学学报,2012(4); [63]转型企业知识转移的非对称演化博弈分析,情报科学,2013(3); [64]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转型企业知识转移研究,软科学,2013(3); [65]基于神经网络的转型企业知识转移可行性评价,企业经济,2013(3); [66]产业集群的企业网络嵌入性与创新活动的关系研究,软科学,2013(8); [67]转型企业的知识转移过程研究,科技进步与对策, 2013(10); [68]系统动力学建模的转型企业知识转移过程分析,情报科学,2013(10); [69]基于ISM和ANP的转型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评估模型,情报科学, 2013(11); [70]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Transfer Success in Business Transforming Enterprise,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,Volume 13,Number 14.2013. EI&ISTP Retrieved; [71]Analysis of Knowledge-Transfer in the Transition of Sports Goods Enterprises by evolutionary games theory,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,Volume 13,Number 17.2013. EI&ISTP Retrieved; [72]变革管理对转型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,软科学,2014(6); [73]转型企业外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---基于元分析方法,科学学研究,2014(6); [74]转型企业知识转移绩效的评价指标实证研究,现代情报,2014(11); [75]转型企业知识转移的生态学解释模型,情报科学,.2015(1); [76]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转型企业知识转移风险评价模型研究,现代情报,2015(1); [77]企业转型过程中外部知识转移的障碍及对策研究,现代情报,2015(2); [78]基于多案例分析的中国O20商业模式研究,宏观经济研究,2015(4); [79]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研究,情报理论与实践,2015(4); [80]澳门中小企业知识管理模式构建及仿真研究---基于组织生态视角,经济管理,2015(4); [81]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企业内部知识转移绩效综合评价研究,情报科学,2016(1); [82]知识结构异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机理研究,科技进步与对策,2015(17); [83]众创式创新:源起、归因解析与认知性框架,科学学研究,2016(7); [84]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研究综述,情报科学,2016(8); [85]基于社会化网络服务的“智慧”老人知识共享行为研究,情报杂志,2016(7); [86]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移动社区个体知识贡献影响因素研究,情报理论与实践,2016(9); [87]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云传播模式研究,科技进步与对策,2016(20); [88]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云传播能力影响因素研究,情报理论与实践,2017(2); [89]企业师徒制隐性知识转移契合度评价机制研究,情报理论与实践,2017(2); [90]优化SIS模型的社交网络舆情传播研究——基于用户心理特征,情报科学,2017(3); [91]企业网络舆情传播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,情报科学,2017(4); [92]众创式创新网络的共生演化机理研究,中国软科学,2017(8)。 二、著作与教材: [1]会计电算化基础教程,经济科学出版社,1997年2月, 第一作者; [2]管理信息系统,厦门大学出版社,2000年8月,独撰; [3]现代管理信息系统,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,第一作者; [4]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转移模型及其应用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1月,第一作者。 |